您现在的位置是:im电竞app下载 >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

男严重心衰竭濒死 透过低温疗法可望重返职场

2021-11-27 22:04

研究证实低温疗法可以增加40%的存活率,曾先生如今不但能正常饮食、能清楚沟通、四肢活动正常,未来可望重返职场,而感谢台北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黄建元团队。

曾先生53岁有慢性肾衰竭病史,于邻近诊所洗肾多年。日前洗肾后突然头晕昏倒造成头部钝伤,在家人陪同下至卫福部台北医院就医,刚进急诊就突然发生心室纤维颤动并发休克,急救后在心脏科医师紧急安排心脏超音波与心导管检查下,发现是扩张性心肌病变合并严重心衰竭,治疗后生命征象逐渐稳定,然而曾先生仍昏迷不醒。


经送加护病房以低温疗法控制,让病人体温下降、减少人体和脑细胞的代谢速度、保护脑部功能,持续精密监控及照护四天后,曾先生恢复意识,顺利拔管转出加护病房,知道自己从鬼门关走过了一圈,过程中还出现心衰竭、急性肺水肿、心肥大、心律不整、肝脾肿大等状况,如今不但能正常饮食、能清楚沟通、四肢活动正常,未来可望重返职场,都让曾先生及家人非常感谢。


心衰竭是常见的慢性病症,是指心脏无法打出足够的血液量来供应全身的需要,好发于65岁以上中老年人,五年内死亡率达50%。若为严重心衰竭病人,每年发生致命的心室纤维颤动而导致猝死的风险更高达30%,也就是俗称的心脏麻痹,因为心跳停止时全身血液停止流动,缺氧太久导致脑部受损,即使救回,绝大多数的人仍可能成为无意识、无法言语、无法行动的“植物人”,成为家人长久沉重的痛苦和负担。


台北医院积极发展低温治疗,盼病人有机会恢复意识,改善神经症状,能够回到原本正常的生活,也期望能帮助减轻医疗及社会问题。收治病人的心脏内科主任黄建元表示,近年来研究证实低温疗法可以增加40%的存活率,增加25%的苏醒机会,借由温度控制及各项精密监测,让病人在急救回复心跳后,也能恢复到意识完全清醒、甚至回到原本的生理状态。


因曾先生的年龄介于18岁至80岁,且属于心跳停止经急救后恢复生命征象但意识不清、昏迷指数小于等于8分或无遵循口头医嘱小于6分的病人,也无其他禁忌症,皆符合使用低温疗法的条件,因此在提供各项评估信息之后,家属综观各项考量选择低温疗法,医疗团队立刻把握在心跳停止经急救复苏后的黄金6小时内施行低温疗法。


然而低温疗法并非适合所有的病人,黄建元主任说明,若有中枢体温低于32度、严重休克、难以控制的出血、无法终止的致命性心律不整、在心跳停止前即有失智或长期意识障碍、严重创伤、怀孕或疾病末期的病人,考量身体状况无法适用此治疗方式。


低温疗法除了监测并调节体温,也需要密切的医疗监控及照护,且每隔半小时就要分别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查,例如生命征象、皮肤温度、寒颤、血液动力状况、脉搏、中心静脉压力、水份吸收情形、机器水温与流速…等,每天需要抽血并依照病人状况调整温控及用药,以达到保护脑细胞的目的,直到体温恢复到摄氏36度为止。


身为医疗团队之一的加护病房护理长黄丽萍表示,在急重症单位多年,每次看到正值壮年的病人倒下,整个家庭一起经历这些治疗中不确定性的煎熬,真的非常辛苦。陪伴著病人经历过死亡的威胁,经过医疗团队的努力,能够看到病人不只是活著,而是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,不仅仅是帮助一个人,而是挽救了整个家庭,这真的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事,对单位同仁来说不仅鼓舞工作士气,更强化重症加护病房存在的意义。


 

本文由:im电竞app下载 提供

文章评论

   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...

    用户名:

    验证码:

本栏推荐

站点信息

  • 文章统计